要說到瓷磚裝修這個問題本來買瓷磚就已經很讓人煩惱的了,好不容易買了瓷磚後又還要糾結瓷磚乾鋪好還是濕鋪好這個問題,所以你覺得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不妨現在就跟著中陶君一起來了解吧!看看是你覺得還是我覺得,哈哈哈。
那麼在說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就要知道什麼是乾舖和什麼是濕鋪。
1、磁磚乾鋪
乾鋪法 地磚理論上講應該採用乾鋪法,把基層澆水濕潤後,除去浮沙、雜物。抹結合層,使用一比三的乾性水泥沙漿,按照水平線探鋪平整,把磚放在沙漿上用膠皮錘振實,取下地面磚澆抹水泥漿,再把地面磚放實振平即可。採用乾鋪法有效地避免了地面磚在鋪裝過程中造成的氣泡、空鼓等現象的發生,但是由於地面磚乾鋪法比較費工,技術含量較高,所以一般乾舖法要比濕鋪法的費用高很多。
2、磁磚濕鋪
濕舖是指裝修時鋪裝瓷磚的一種方法,即直接拿水泥抹在瓷磚後面,然後直接鋪在牆上或地面,牆面鋪瓷磚都用濕鋪,小塊磚和地面平整度較好的話用濕鋪比較好,能節省地面厚度。
地面磁磚採用濕鋪時,濕鋪因為沙漿中的水分較多,凝固過程中水分蒸發,很容易出現一些小氣泡,使地磚與沙漿之間出現空隙,從而造成空鼓現象。所以地面鋪裝採用濕鋪已逐漸淘汰。
一、磁磚該乾舖還是濕舖?
地磚濕鋪是目前採用較為廣泛的鋪設方法,和乾舖的區別在於,濕舖是將三分之一的乾性水泥砂漿換成普通水和普通的水泥砂漿。不過採用濕舖很容易造成空鼓和起泡現象,會影響到地磚的使用壽命的。濕舖的優點是施工方式建議,價格也不貴,所以現在仍有不少人是用的濕鋪方式。
而地磚選擇乾舖施工的話,平整度會比濕鋪更好控制。因為乾硬性砂漿上面的地磚一旦調整好後,就不會輕易的滑動,但是,選擇濕鋪施工的話會因砂漿內水分多,導致施工時調整好的地磚可能會被擾動。乾舖很少會出現氣泡的情況,其砂漿的水分比較小,所以不容易出現空鼓或者瓷磚脫落的情況,而濕舖的話,想必大家都知道,水分比較多,所以等水分乾掉的話,就很容易出現空鼓的狀況!
乾鋪雖費時,但能避免出現不少問題,所以,條件允許的話大家還是去做乾舖,需要注意的是,乾舖只能是地磚,瓷磚用乾舖容易脫落。
二、再來科普一下磁磚選購迷思有哪些?
1.磁磚越大越好
國內許多消費者認為磁磚越大越顯得時尚高檔、有實力有氣派。事實上規格偏大的磁磚除了價格昂貴外,也造成搬運、設計和切割帶來許多不便。在現代建陶業非常發達的歐洲,幾乎全部都是小規格產品,超過600毫米以上的磚需求量很小。
2.磁磚越厚越好
大部分消費者認為磁磚越厚越結實,看起來更像石材。事實上瓷磚的強度在於它的抗裂性,而不在於它的厚薄。目前,國際建築陶瓷產品的發展方向為輕、薄、結實、耐用、個人化。
3.磁磚越白越好
白色坯體對原料的要求很高,我國許多產區的白坯磚生產原料都很缺乏,個別廠商為了增加釉面白度,甚至不惜添加放射性鋯類原料。據了解,事實上我國紅坯原料的儲量非常豐富,但是在磚坯越白越高檔消費潮流的指引下,廠家不得不棄紅而就白。
4、拋光磚不防滑
拋光磚光潔度高,磚面平整度好,能夠與鞋底充分接觸,從而增大了磚面與鞋底之間的摩擦力,能夠達到防滑的效果。有些品牌的拋光磚在表面有水的情況下依然防滑。
5.霧面磚不易清潔
一般來說,霧面釉面磚相對亮面磚容易吸髒,但不會滲到釉面內,用常見的清潔劑就可去除。其實大部分霧面磚表面的釉層都經過特殊處理,耐磨、防滑、不吸髒、易清潔。
6、鋪設磁磚不留縫
為了追求美觀,有些消費者在鋪設磁磚時喜歡採用留細縫甚至不留縫的方法。這樣鋪設後,因受到熱脹冷縮、潮濕、乾燥等因素影響,磁磚可能會拱起甚至開裂,破壞裝修效果。其實,室內裝潢時留縫是必須的,一般牆面的磚縫需要2mm,地面的磚縫需要3-5mm。
7、白水泥填縫
以往人們在進行室內裝修時,無論是地面或牆面的磁磚間隙都使用白水泥進行勾縫。但用白水泥填縫後會產生龜裂、變色、脫落、返鹼等現象,所以應使用專業的填縫劑進行勾縫。
所以看到這裡的你大概心裡也有點數了吧!至於磁磚到底是磁磚乾鋪好還是濕鋪好這個問題,中陶君還是覺得有必要請專業的裝修工師傅看看自己的房屋到底適合哪一種鋪法,這種才是最客觀也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法,因為總不可能說自己喜歡哪種就鋪哪種吧!
因為自己也不了解這個,所這方面也是不專業的,所以還是很有必要專業的師傅來看看,好了,以上就是中陶君跟大家所分享的內容了,我要我覺得而不是你覺得,有點搞笑了,O(∩_∩)O哈哈~,生活總該多點樂趣啊!溜啦溜啦!